第136章 馆伴天申节寿宴(下)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136章 馆伴天申节寿宴(下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6章 馆伴天申节寿宴(下)

  “奴婢这便去问!”听赵构发问,那伺候在旁边的内侍忙应道,忙去吩咐手下的小黄门去查。

  曲罢,一群儿童退得殿外,只听得曲声又是一变随之又是一股另类风情的曲调扬起,将赵构的兴致又掀起了几分。只见得一个装扮着漂漂亮亮的小女孩奔上殿来,随之向着殿上诸人行了个礼,带着几分奶气的半唱半白的叫道:“爸爸!”

  “哎!”随之有一男一女两个伶人跟着上了殿来,男伶应了一声。

  小女孩接着唱道:“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?”

  男伶应着唱道:“对啦!”

  小女孩接着唱问道:“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?”

  男伶应着唱道:“在天上。”

  小女孩又唱着问道:“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?”

  男伶应着唱道:“他回家啦。”

  随之男女令人与小女孩合声唱道:“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。”

  ……

  一曲吉祥三宝唱罢,赵构面上尽是笑意:“这第六盏酒的曲子比以往中听的多,不止是教朕听得舒服,更显我大宋国富、家合、童子上进,这就是朕治下的子民,一家和和美美、快乐幸福,朕心甚慰!”

  “我大宋国泰民安,百姓富足,还不是陛下治理的好,能有陛下,才是我大宋百姓之福呐!”看赵构高兴,侍候在旁边的内侍谄笑着奉承道。

  这时,有小黄门上来禀道:“陛下,奴婢打听到了,这每六盏酒的三支曲子尽是今岁探花、在礼部任职,时下任馆伴副使的安维轩安大人所作,并教伶人排练的。”

  听到那小黄门说是安维轩,赵构心中有了几分印像,问道:“可是时常被太后召去的那个安探花?”

  “正是那安探花,太后娘娘很是喜欢安大人写的曲子。”那小黄门忙应道。

  “他倒是用心了!”赵构听言点了点头,又摇头笑道:“这安探花的资历浅了一些,朕便是想升他的官一时也升不了,朕没记错的话,这安探花还是晃侍郎要到礼部的。”

  那服侍在赵构身边的内侍,忙应道:“正是,正是,当初是礼部的晃侍郎将这安探花要了去的,如今看来这晃侍郎果然有识人之能,安探花到了礼部正是人尽其才呐!”

  “蓝大官,该第七盏酒了!”就在这时,有服侍在旁的小内侍提醒道。

  听得提醒,那内侍忙再次举袖唱引:“绥御酒……”

  侑酒过后,那被唤做蓝大官的内侍忙向赵构请罪:“奴婢只顾着陪官家说话,却记了这侑酒之事,真是该打!”

  “今天是朕的生辰,朕过的高兴,你陪朕说话又有什么罪过。”赵构笑道。

  第七盏酒,有内侍奉上下酒排炊羊、胡饼、炙金肠。有人于殿前立三丈高的球门,而后左右军比赛击球,哨笛杖鼓为两支球队助威。

  那边晃谦之远远的见赵构面有喜色,也是微微的点了点头,将安维轩要到自己身边做事果然没错,这每六盏酒所出的曲目,官家听了显然很是高兴。

  击球比球毕,即行第八盏酒。内侍上来下酒菜假沙鱼与主食馒头并上肚羹,随之有艺伎唱踏歌,奏慢曲子、跳三台舞。下酒菜是假沙鱼,食馒头和肚羹。

  “蓝安石!”看着台上的歌舞,赵构唤道。

  那服侍在赵构身边的内侍忙应道:“奴婢在!”

  赵构问道:“你说,这本是第九盏酒时表演的左右军相扑被移到了第五盏酒上,这九盏酒的节目应表演什么?”

  “奴婢不知!”那内侍忙应道。

  听言,赵构挑眉:“蓝安石,你身为入内内侍省押班,更身为都知要职,竟然连朕的寿宴节目都不知晓,你还能做甚?”

  见赵构面有怒意,那名唤蓝安石的内侍忙拜道:“回陛下,奴婢知晓,只是……”

  “只是什么?”赵构问道。

  蓝安石回道:“奴婢看过礼部呈上的来节目单,这第九个节目也只写了歌舞二字,并未做详细记载,奴婢曾着人去问询礼部,礼部官员只回道是太后娘娘下的懿旨,不能教人知晓,便是奴婢知晓了也不能说与官家知晓……”

  听蓝安石这般言,赵构也不便多问,挥手道:“罢了,罢了,朕不问,看看还有什么教朕觉得新奇的!”

  生怕赵构生气,对自己有什么看法,蓝安石忙凑到近前谄笑:“奴婢只能告诉官家,这第九盏酒的节目,保会教官家欣喜的。”酷文内侍省,宫廷内官署,皇帝之近侍机构,管理宫廷内部事务。宋代专用宦官,由内侍监、内侍、内常侍等为首官,掌传达诏旨,守御宫门,洒扫内廷,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。

  宋代增置入内内侍省,入内内侍省权力比内侍省更大,内侍省只管理宫中事务,入内内侍省中的宦官却参与管理朝廷之事,譬如此次金使入贺正旦节,便由入内内侍省宦官负责传诏、赐宴,赐各类用度赏赐与金银丝帛诸物。这蓝安石身为入内内侍副都知,自是赵构身边极为得宠的人物。

  见第八盏酒节目表演完毕,蓝安石忙再次举袖唱引:“绥御酒……”

  天子寿宴赐酒九行,第九行酒做为最后一行,节目表演完毕,皇帝起驾,寿宴便结束了。

  蓝安石唤过,立时有小内侍奉上下酒水饭,随即有乐曲声响起,一干女童奔上殿外,各持花彩列好队伍,随音乐很是悦耳的半唱半白的念道:

  “百善孝为先,孝敬是根本,天地恩情永难忘,心中扎下根,血脉流不断,山河岁岁新,中华孝道是美德,传给后来人。”

  听这曲乐,赵构摇头笑道:“听这曲风,必是那安维轩所作,这种曲风是旁人的乐伎一时半刻所不能学会的!”

  “官家圣明!”不管赵构猜的对不对,蓝安石都要拍个马屁。

  听歌词中提到了孝道,赵构又想起道:“朕还记得,上次也是这安探花编撰了部二十四教献与太后,教母亲好是高兴了一番……”

  一干女童唱毕,随之有两道男音唱了起来:

  “祖先留下传家宝名字叫孝顺,多少年多少代温暖过冬与春,它沿着岁月走烙下中国印,风风雨雨五千年从古传到今……”

  “这曲子唱的不行呐……”听得两道男音唱起,赵构微微挑起眉头,目光投向蓝安石,面上露出几分不悦之色:“这曲子虽然立意不错,但教这等伶人演唱……”

  就在赵构说话间,队形分成两队散在一旁,随即显露出两道身影出来,随即殿中有惊异之声传来。

  “官家快家,是两位郡王殿下!”看到那两道隐于一众女童后的身影,蓝安石忙说道。

  能在殿中观看的曲乐的,除了外国使节外都是朝中重臣,方才只顾着宴饮却未注意普安郡王赵瑗与恩平郡王赵璩俱出了外面,此时更在表演节目。

  听得蓝安石言,赵构将目光投去,见那唱曲的正是赵瑗与赵璩,面上的怒意随之隐了下去。

  只见两个自幼被养于宫中的郡王,向赵构施了一礼,继续唱道:“

  祖先留下一句话讲的是孝顺,多少情多少爱交给了儿和孙,它顺着血脉流滚烫赤子心,枝繁叶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,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,天地恩情永难忘心中扎下根,血脉流不断山河岁岁新,中华孝道是美德传给后来人……”

  “彩……”

  一曲唱罢,一众官员忙贺彩道。两个皇储亲自上场唱曲与官家祝寿,席间官员怎么能不叫好,再者说这二人中起码有一个是将来的天子,马屁一定要拍的。

  “皇侄赵瑗!”

  “皇侄赵璩!”

  待喝彩声落下,赵瑗、赵璩同时上前说道,随后同时礼拜道:“祝官家万寿无疆,圣体康泰,国运昌盛,愿世清平!”

  “好,好!”赵构笑着点头,挥手道:“两位皇侄的这份孝心,朕心领了,快快平身,回席间就坐。”

  谢过恩,赵瑗、赵璩才分别返归席间坐下。

  彼时,自幼被养于宫中的赵瑗、赵璩己封王出宫开府,未开府前也只是被养于宫中,这些年间赵构并未给与二人养子或是其他等名份,二人见到赵构也一直是以族侄自称。

  至此宴毕,赵构起贺回后宫,宴间百官与外国使节立身拜送。

  对于寿宴上赵瑗、赵璩二人表演的曲目,赵构还很是满意的,这不止是二位皇位继承人为寿宴助兴,更是标榜大宋以仁孝治天下,为大宋于金使面前挣得颜面。

  虽说赵构在二人的名份上大作文章,不甘心将皇位拱手让出,甚至还在幻想能生出儿子来继承皇位,但多年来一直不能遂愿,失望之余也渐渐认同了这二人继承人的资格。

  离了紫宸殿于回后宫的路上,赵构觉得寿宴很遂心意,面上仍有喜意:“此次寿宴,能别出心裁教二位殿下与朕曲乐助兴,礼部实是用心了!”

  那蓝安石忙回道:“二位王爷与官家唱曲祝寿实不是礼部的主意,是太后娘娘的意思,只是教安探花事前写的曲子罢了。”

  “怪不得母亲会常招见那安探花觐见!”赵构恍然道,随即用似怒不喜的点着蓝安石,说道“你这奴才,早便知晓也不告之朕一声!”

  “奴婢若是事前透露了口风,这寿宴上官家又哪来的惊喜!”蓝安石忙说道。

  听言,赵构止住身形,命道:“摆驾慈宁宫,朕要去太后那里谢恩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