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太后娘娘的小脾气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72章 太后娘娘的小脾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2章 太后娘娘的小脾气

  进了腊月,临安的天气一天冷似一天,绍兴十七年的腊月虽未到滴水成冰的程度,却比往年寒冷了许多。

  为了御寒,安维轩不得不花几十贯钱买三件上好的貂裘大衣,自己一件唐练与朱熹也一人给了一件。对此唐练欣然笑纳,美名其曰打土豪,谁让安维轩好每月都能从戏团抽取许多提成。

  过了冬至年关临近,临安城的百姓家家都在忙着采办年货,儿童们盼着穿新衣放爆竹,街上时不时有爆竹的声响,预示着新年的即将到来,临安城也越发显得繁华忙碌。

  旧时西方历法未曾传入华夏,大年初一的新年又被称为元旦,直到西方历法传入华夏,元旦这一词才用作西历,以示与华夏农历的区别。与临安城的寒冷相比,此时的大内宫禁却是忙得热火朝天,一众内侍宫娥张灯结彩来回奔走。每岁的元旦对于本朝天子来说不仅代表着新年,还代表着自家生母韦太后的生辰到了,更是大宋国庆的日子也来临了。

  绍兴天子自诩仁孝,在生母韦太后的生辰上不敢有半点怠慢。

  冬至、新年元旦与皇帝生辰的万寿节一起,为每年仅有的三次大朝之日,这天皇帝御大庆殿,百官入贺,端的是隆重无比,按礼节,天子还要入贺慈宁宫,正因为元旦是太后的生辰,百官也要一同入贺,随后百官还要入贺东宫,只不过眼下还没有东宫而己。

  朝中百官心中明镜的很,本朝天子即位后于南渡前驻跸扬州,建炎三年金兵渡淮河,守将刘光世不战而逃,金军奔袭扬州,绍兴天子此时正于扬州宫闱中行床第之乐,忽闻金人近在咫尺的消息受到惊吓,以至于失了生育能力。

  后驻跸临安,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,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,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,史称苗刘兵变,后各地兵马勤王,苗刘二人不得己奉赵构复辟,但太子赵旉受惊过度从而夭折,自此绍兴天子赵构断了香火。

  彼时,太祖赵光义一系宗室近、亲皆被金人掳走,太子夭亡,朝中上下纷纷谏言请立太祖赵匡胤后代为太子,绍兴天子无奈又为顺应民、意,将太祖皇帝七世孙六岁的赵伯琮与赵琢选入宫中养育。

  宫中养了两个皇位继承人,又都没有太子的名号,百官自是谁也不需要去晋见。

  对于京官而言,过了冬至节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放假时间,当然放假时间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假,元旦入贺,南郊祭天大礼等等皆是要百官参加的。

  而且元旦对于宋朝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,因为宋朝建立恰好是元旦期间。时后周显德七年,春节即将到来,有军情报北汉和契丹联合入寇。

  大过年的军情紧急,元旦这一日,时任殿前都点检的本朝太祖皇帝奉旨抵御,等到开封东北四十五里的陈桥驿,被还是手下将领的太宗皇帝与后来的宰相赵普能等披上了黄袍,发动兵变定都开封改名东京,建立宋朝。

  到了绍兴天子之时,元旦不仅仅只意味着春节的来到,与大宋建国之日的到来,更是自家母亲韦后的生辰的也来到了。

  大宋朝在春节期间建立,是为国庆,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,再加上元旦是传统佳节,又加上太后的生辰,绍兴天子对这个日子格外重视,逢时要举行盛大的,类似于后世“春晚”一般的活动,接受邻邦来贺。

  正因为元量这一天,宫廷要举办大规模的朝会,天子受百官朝贺,俗谓“排仪仗”,更有金、大理、交趾等国前来朝贺,其间少不了鼓乐齐鸣,夜夜笙歌。

 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

  自绍兴议和,战事渐息。元旦临近,礼部忙啊,不仅要忙着庆贺国庆还要忙着祭天等一干礼仪大事,除此外还要忙着给太后庆贺。毕竟公私要分开,太后虽然是一国之母上,但庆寿还是皇帝的家事,实不应与国礼放在一起。

 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  这首诗是北实宰执王安石所作,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,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;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,以驱鬼辟邪。

  桌上摆着屠苏酒与几样吃食,这便是今岁安维轩与唐练、朱熹三人的年夜饭。

  到了农历除夕夜,宋人要“净庭户,换门神,挂钟馗,钉桃符”。门神原本用丑陋著名的钟馗,可以捉妖镇鬼。到了朝徽宗年间,民间则流行用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宋人还贴年画,由于印刷技术进步,出现了木版年画。既方便又喜气,大家都喜欢。

  到了祭祖的时候,宋人的供桌上要摆春盘及斗柑橘。摆春盘是将不截断的新鲜蔬菜摆放到盘子里,然后将顶粘纸花的线香插在上面。斗柑橘则是把供桌上的柑橘垒成一个小的金字塔,橘音同吉,求来年大吉大利,讨个好吉兆。读读看安维轩并不懂得这些,好在柱三等人对风俗规矩知道的甚清,早早便买来过年的事物,祭祖祭灶贴门神一样也未曾落下。

  窗外爆竹声阵阵,安维轩望着外面的天空,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在心中弥漫,上一世自己双亲早逝,记忆中的亲戚对自己冷漠非常,以致于自己对亲情上没有什么感觉,这一世又有所不同,这一世自己有父母有妻妾,虽然感觉上有些怪怪的,但那是自己的家人。

  而且这还是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春节,外面爆竹烟花越是响亮越是灿烂,自己越加的思念吴中了,思念吴中的父母思念在吴中刚刚成亲的妻子,还有那个有了小妾名份,被自家母亲收做干女儿的竹儿。

  “安贤弟,吃过饭后我等去观灯罢!”唐练眦着牙笑道,“为兄约了莫愁、红莓、绿浓几个娘子同行……”

  临到过节,安维轩特意给戏团放了假,忙碌了好久自然也要借着元旦休息一番。

  现下这几年不同于前些年头,本朝偏安没了战事,经济渐渐好转,游街灯展等旧俗再度流行起来。

  虽说正月中下旬便是省试的日子,但元旦是普天同庆的日子,即使是功课再过紧张的士子,这一日也要给自己放个假,让自己好生轻松一番。

  元夕,就在安维轩上街看花灯的时候,当今天子的生母韦太后于慈宁宫正在看以绍兴天子名义举办,实为礼部操办的生辰节目而绍兴天子则在大内宴请群臣与诸国使节。

  就在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,有内侍急匆匆来到绍兴天子赵构面前,低声道:“官家,不好了,太后娘娘她老人哭了……”

  “为何?难不成是朕未曾陪伴在母亲她老人家近前?”听言赵构心惊,又急忙道:“母亲她老人家本就有眼疾不能视物,如此来病情便欲加重了……”

  说罢,赵构顾不上许多,起身去了慈宁宫。

  汴都沦陷,赵构虽将都城定在了杭州并改名为临安,却对外称临安是行在而非都城,赵构于临安凤凰山依山而建宫殿,大内宫殿取名皆自汴都禁中。

  赵构生母韦太后有眼疾不能视物,有传言说是应了因果之说。话说绍兴十二年宋金和议,赵构花重金将生母韦氏赎回,临启程之日,靖康天子赵桓曾拦于近前,请韦氏转告九弟赵构自己也想回去,回去无有所图,做个太乙宫主便可以,韦氏曾发誓言一定会想办法教赵桓回去,若有食言必瞎了眼睛。

  奈何靖康天子赵桓最终也没有回去,韦太后瞎了眼睛。

  且说赵构急急忙忙到了慈宁宫,正见自家母亲在那里垂泪,皇后吴氏与一众嫔妃宫娥内侍眼中也是含泪在一旁束手无策,只是不住的劝慰。

  “母亲,您怎得哭了?”赵构急忙问道,随之面色一寒扫视四周:“汝等是谁惹了太后娘娘不开心?”

  赵构这一问,慈宁宫内所有人噤若寒蝉。

  韦太后拿帕子拭了拭泪水,伸手要去摸索赵构的面孔,说道:“皇帝,此事怪不得他们,是为娘听了曲子,听得情深意切,想起九哥幼时的旧事,忍不住的落泪。”

  “娘,孩儿在这呢。”听言,赵构忙将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,好奇道:“是什么曲子,能让母亲这般伤心?”

  随后韦太后吩咐道:“教乐伎再唱一遍罢,唱完哀家有赏!”

  这时吴皇后言道:“太后娘娘您还是莫要听了,虽然这曲子朴实细腻深情震撼,但母亲您老人家听一次就落一次泪,您本就有眼疾……”

  “老婆子我的眼睛早便瞎了,不落泪便能再见光明么?”听言,韦太后嚷道更使了小脾气:“哀家就要听,哀家偏要听,你不叫哀家听就是仵逆哀家……”

  拗不过母亲,赵构忙吩咐道:“好,好,好,母亲要听便一定要听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