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88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8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

  过了解试,金榜题名本就在意料之中,但安维轩中了探花便是意外之喜了。

  屡次由这位小老乡做东宴请,一众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,但今天自家这位小老乡竟然中了探花,再不好意思也要大吃上他一顿,顺便再教小老乡带着去看戏。

  本来安维轩几人欲请肖英宣一同前往,因几人来临安后一直颇得肖英宣照拂,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,今岁肖英宣未过太学初试连参加省试的资格都没有,心中郁闷可想而之。

  毕竟与失意的人一起庆祝,双方都会觉得是一件痛苦的事。

  于朝天门附近寻了家酒楼,现下午时正是饭时,酒楼大小雅阁俱都坐满,无奈安维轩等人只能于二楼临窗而坐。还未等叫菜,便听楼内尽是谈论今岁科举之事的声音。现下酒楼正忙,不止是菜上得极慢,连店小二也忙不过来,众人只好各自先要了杯茶水等待。

  榜单刚刚放将出来,此地又临大内朝天门,消息传得自然快,况且朝廷每三年才一榜取士,无疑就是当年最大的事件之一。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三鼎甲,多少学子穷经皓首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。

  酒楼茶肆,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的人,谈论的无一不是今岁科举之事。

  “真是令人不解,那省试的省元怎么会得了五甲最末一名?”有人开口,却是带着极为的不忿。

  毕竟省元沦为五甲末名,放在历朝历代都是最爆的冷门。

  有人很是武断的下了结论:“这其中必有黑幕!”

  “听说了么,今年那个探花郎是太后娘娘的亲戚,这里边能没有黑幕么?”有人神秘兮兮的说道。

  有人接过话来,见怪不怪的说道:“不错,前几年连韩信收三秦的丑事都能闹出来,点个太后娘家人做探花又有什么了不得的。”

  这酒吃的真不利索,正在吃酒的安维轩气的手都乱抖。

  这时,见安维轩面上青气越发缭绕的唐练起身,向着安维轩施了一礼。

  突然而来的举动,令安维轩吓了一跳,忙起身道:“唐兄,你这是做甚?”

  旁边几桌正在谈论的食客见唐练这般举动,不由的将目光投了过来,见几人一身士子装扮,也是好奇的紧。

  不顾一众人诧异的目光,唐练起身缓缓说道:“与安贤弟相处近一年,唐某竟然不知道探花郎原是当今圣慈太后的娘家亲戚,还望今岁登科的探花郎安贤弟莫要怪罪!”

  听言,安维轩一众平江同乡立时笑的前仰后合。

  方才还在口口声声说今岁科举有黑幕的几个食客,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,灰溜溜的不敢言语。

  安维轩无奈,与众人言道:“此地是不能再吃饭了,诸位同乡还是换个地方罢……”

  ……

  众人又换了家酒楼,楼上楼下雅间皆是坐满,无奈众人只得于大厅将就,却听酒肆上下依旧到处是议论科举之事的声音。现下腹中饥饿,己管不得许多,唐练从不见外叫小二快些上酒上菜,自家吃了好了教安维轩带几人一起去看戏。

  “今岁这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三人,惟余来看惟有年方二十九的状元公,才能算得上前途无量。”众人刚刚坐定,便听得有人开口议论科考之事。

  “何以见得?”旁边有人问道。

  那最先说话之人言道:“据说今岁榜眼董德元是六第而举,现年己经五十有三,以这般年纪入仕还能再做几年官,充两任县令,运气好的话致仕最被多补个知州,”

  有人言道:“不过听说这榜眼公家中祖上是那董倚,曾任过员外郎至太子太保,后赠太子太傅……”

  “建炎南渡前的事情,朝中的官员都换了几拨了,谁还在会在意一个过气的官宦家族。”有人摇头道。

  又有人依次问道:“那探花郎呢?”

  听人问起了自己,安维轩不由竖起了耳朵。52文学那最先说话的人,笑道:“不提这位探花郎也罢,听说这探花郎是当今圣母太后娘家的亲戚,本朝外戚不得干政,这位探花郎己然没有什么前程。”

  又来这套,安维轩再次脸上青气缭绕,只看得唐练几人暗暗发笑。

  就在安维轩无奈之时,有人嗤声嘲笑道:“这世人总爱有人以讹传讹,偏偏就有人爱听这些话。”

  那最先说话的人好奇,言道:“这位仁兄知道些什么,不妨说出来,当做下酒菜来佐酒。”

  “常言道: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这状元郎虽然有些潜力,却是比不过这探花郎的。”那人言道,不等人发问继续说道:“现下人皆言探花郎是当今圣慈的族亲,但此谣传未免有些太过荒诞了,当今圣慈是绍兴府人,今岁探花郎是平江府人,再者说若探花郎是当今对慈的族亲,那也须似那董榜眼一般,在名字后边缀有恩荫的官职才是。”

  听此人说话,安维轩几近热泪盈眶,恨不得拉住此人的手叫声知己呐,为自己冲洗了流言,洗脱了冤屈,这不是几句感激的话就能摆平的了的。

  那人继续说道:“状元、榜眼固然有才华,但今岁的探花郎才是最有才华的,诸位不见去岁到今岁我大宋传唱的曲子,还有几首不错的诗词都是出于这位探花郎之手么?”

  “不错不错,还有现下最火爆流行的几出戏剧都是探花郎写的。”有人附和道。

  那人继续说道:“再者今岁探花郎才刚刚十八岁,连周岁还未曾过去,如此算来将来仕途比状元公要走的远,前几日竟然被天子召去御前奏对,据说驳得几位三五品官员都哑口无言,官家如何不器重与他,只需熬些年历,便是未来宰辅。”

  被人夸了半响,安维轩快面皮再厚此刻也快挂不住了,只好催促道:“几位学兄,快吃快吃,一会我等还要去看戏,去得迟了便没有座位了。”

  见安维轩窘状,众人只是吃吃的笑,并没有快吃快走的想法。

  ……

  好不容易捱完这顿饭,安维轩带着一众人去剧院看戏,却被告之没有座位了。

  为此,安维轩直接去寻赵妈妈。

  那风韵犹存的赵妈妈见了安维轩,先是一个万福,妖妖娆娆的取道:“妾身见过安大官人,妾身恭喜安大官人高中探花郎……”

  “赵妈妈今怎得没了个正形。”安维轩摇头道。

  赵妈妈既欣喜又很是感叹的说道:“安小官人,安官人,安大官人、探花郎,从去岁到今,妾身认识你不过八个月,这称呼便改了三回,再过几日怕是还要再换个称谓。”

  “安某是来寻赵妈妈,为我寻几个座位的。”顾不得与赵妈妈闲谈,安维轩说明来意。

  赵妈妈很是无奈的说道:“这三日皆没什么座位,因为三日内的戏票己经售磬,妾身知晓安大官人中了探花郎,一连三日都是半价售票,对外言称是祝贺安官人喜中探花郎大酬宾。”

  戏没看成,一众人不依不饶,最后不得己,一众人要安维轩请夜霄,外事将莫愁、绿浓、红莓一众女伎带将出去侑酒才算了事。

  胡吃海喝了一番,众人才各自散了去,但在之后还有闻喜宴,做为寻常举子便不需要准备什么了,但安维轩做为探花郎,要唱诗以谢天子还要走相当的流程,除了进士及第唱名外,还要参加天子准备的闻喜宴,这都是不可避免的。

  科举起自唐代,分设文武两科,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,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,古代科举制度还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、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,以示恩典,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四宴。

  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,分设文武两科,故四宴中鹿鸣宴、琼林宴为文科宴,鹰扬宴、会武宴为武科宴。且不谈武科,只论文科,鹿鸣宴之所以得名,是因新科举子而设,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计而得名,从唐至明清一直沿用,但宋发解试所中之举子只是一个名额身份,不代表实际政治身份意义,故而没人在意,直到明清举人是准官身的身份,鹿鸣宴才得以重视。

  琼林宴是宋代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,“琼林”二字原为宋代名苑,在汴京城西,在政和二年以前,朝廷都会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,因此相沿统称“琼林宴”,政和二年后改为闻喜宴,元、明、清三代又称恩荣宴。

  玩乐了一天,众人尽兴而归,临散场人各人又相互道理,才各自散了去。

  自家省试过得稀里糊涂,探花中的迷迷糊糊,在证明自己不是在梦中后,安维轩开始了嗨皮状态,那莫愁娘子也是识趣的很,故意落在一众人后面随着安维轩进了住处。

  金榜题名时,又怎么能少了花烛夜。莫愁娘子是个有情调的人,当晚室内便燃了十多支大红蜡烛……

  春风得意,被红烛照得满面红光的安维轩如同后世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般,与莫愁娘子一连战斗了数次,只教那莫愁娘子连连告饶,方才心满意足的睡了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